2025-04-0710:08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新的一周开始了,小编带你一起读早报!
快来看看,最近一周冻品行业都有哪些事儿值得关注?
|企 业 动 态|
01
绿茶集团获港股上市批复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绿茶集团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正式为其打开了港股市场的融资大门。根据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129800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绿茶集团近十年来实现惊人扩张,门店数量已经激增至如今的461家,翻台率更是基本稳定在每天3轮以上。
(对数财经)点评:价格亲民、菜品创新,还有餐厅氛围,让绿茶在港股餐饮中脱颖而出。
02
永辉超市将砍掉中间商
3年拟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近日,永辉超市董事叶国富在2025年度供应商大会上表示,永辉超市未来要坚持调改,今年将完成超200家门店调改。叶国富表示,“我们未来要聚焦核心大单品,3年目标是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深度合作,首批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我本人亲自筛选,与供应商董事长一年见一次面,反对换一个采购换一批供应商。”
(澎湃新闻)点评:回归消费者,回归本质,阳光透明。
03
新希望一季度预盈4.3亿-5亿元
4月2日,新希望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3亿元至5亿元。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22.23%到125.85%。新希望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一季度猪价较去年同期略高,生猪养殖业务同比减亏。另外饲料业务量利同增。
(金融界)点评:成绩稳步提升,步入正常轨道。
04
中高端火锅凑凑2024年净亏损3.5亿
近日,呷哺呷哺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湊湊餐厅收入同比下跌了26.55%至19.48亿元,经营亏损为1.82亿元,净亏损为3.53亿元。实际上,自2022年起,该品牌就陷入亏损的局面,2023年营收曾止跌回升。而2024年,其净亏损又大幅上涨260.20%。
在发布2023年财报时,呷哺集团就承认湊湊卖贵了,过去两年,湊湊在降低客单价,但依旧比海底捞、怂火锅贵。公开资料显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诞生于1998年,2014年12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集团旗下主要经营呷哺呷哺、湊湊两个品牌的火锅餐厅。
(第一财经)点评: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消费者的声音不可忽视。
05
周黑鸭布局复合调味品赛道
近日,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四川申唐产业集团在武汉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四川周黑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周黑鸭嘎嘎香”系列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
这一合作标志着周黑鸭正式布局千亿级复合调味品赛道,开创休闲零食+家庭餐桌”双赛道驱动的新增长模式。
(周黑鸭投资在线)点评:助力公司抵御经济周期的风险,更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动力,加油鸭。
06
盒马上线“健康生活频道”
近日,盒马上线“健康生活频道”,通过简化商品营养标签、健康科普等方式为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的“轻健康”指南。盒马“健康生活频道”,简化近2000款健康相关商品的营养标签,清晰标注不同商品的营养成分、能量等顾客普遍关注的信息,方便顾客决策、选购。
(新浪科技)点评:这波操作贴心,健康生活不用硬扛,跟着国家指南轻松走。
07
麦当劳北京、上海两城上线京东外卖首周日均单量突破2万
近日,界面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麦当劳北京、上海两地部分门店自3月27日上线京东外卖启动测试后,不到一周时间,其在京东外卖上的日均单量已突破2万单。据相关人士测算,该单量水平已与麦当劳在其他外卖平台的单量持平。
3月27日,京东官方微博宣布北京、上海两城开启麦当劳“限量抢30元餐补,免运费”活动,随后麦当劳官方转发并回复“麦当劳入驻京东外卖”。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晒出订单,当季主打的新品脆鸡汉堡免运到手仅需8.7元。记者前往京东App首页“品质外卖”入口,发现该活动目前仍在线,每逢整点可抢“满50减30”、“满20减15”、“满15减10”三档餐补优惠。
(界面新闻)点评:红包+免运费的双重Buff,其他城市什么时候上线?
|行 业 动 态|
01
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34%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4月4日,中方发出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文称,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此外,商务部、海关总署同时出手,包括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等。
据悉,中国对美进口商品依存度最高的是运输设备领域的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依存度达到50%,对美进口依存度超过20%的还包括动植物油、食饮烟酒、纸等。从金额维度来看,2024年自美进口商品中金额超过百亿美元的主要集中在矿产品、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动植物油等方面。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本轮关税战,将对国内生猪养殖业和饲料价格产生多维度影响:如“饲料成本压力加剧”“猪肉类进口减少与国内供应调整”。此外,据特朗普宣布的最新关税政策,美国对中国罗非鱼加征34%的对等关税,使得中国罗非鱼综合税率飙升至79%。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给我国罗非鱼养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综合整理)点评:关税大战何时了?
02
商务部披露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最新进展
商务部4月3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谈到中国对进口牛肉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时表示,中国调查机关将在规定的调查时限内,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客观公正的裁定。
何亚东介绍,应国内产业申请,商务部于去年12月27日对进口牛肉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中国调查机关严格依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开展案件调查,进行信息披露,目前已完成发放问卷、召开听证会等调查工作。
下一步,中国调查机关将依法审查核实答卷信息和评论意见,充分考虑各利害关系方评论意见,并在规定的调查时限内,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客观公正的裁定。
(中国新闻网 )点评:限制进口牛肉势必造成牛肉涨价,不限制进口国内肉牛养殖就会有“灭顶之灾”,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03
西式快餐成增速最快小吃品类
近年来,西式快餐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与高度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在我国餐饮市场迅速扩张。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到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居小吃快餐各细分赛道之首。截至2025年3月,全国西式快餐门店数已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6.6%,预计2025年有望保持10%以上的市场规模增速。
从西式快餐门店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以35.5%的西式快餐门店数占比位居首位,华南和华中地区紧跟其后。但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门店增速更快,门店同比增速分别为14.3%和10.0%。从线级城市分布来看,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持续提升,其中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占比分别较2024年提升了1.6、1.5和0.7个百分点。
(红餐网 )点评:西式快餐品牌正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
04
冻品店突遭8吨大单竟是洗钱骗局
近日,武汉洪山区冷链市场的冻品商户杜女士接到一笔蹊跷的订单——买家要求采购7.7吨冻货毛肚,总价35万元,并提出“不开发票”“不走对公账户”“定金转账后立即发货”等条件。尽管对方爽快支付了1万元定金并派车装货,但尾款支付时却以“账户限额”为由拖延。
图源 | 网络
杜女士联想到商户群中民警宣传的“天降大单洗钱”案例,果断报警。警方调查发现,这笔尾款来自四川万婆婆的养老钱——她正深陷电信诈骗,骗子将杜女士的账户谎称为“安全账户”,诱导老人转账。最终,鄂川警方协作冻结资金并拦截货物,挽回了损失。
警方提醒:商户若被认定为“善意第三人”(即不知资金非法来源且无过错),可免于追责;但是,若交易中存在明显疏忽(如未核实买方身份、放任异常支付),则可能面临资金冻结甚至法律责任。
因此,商户们要警惕“三无订单”(无合同、无发票、无对公转账),规范收款流程;遇“天降大单”时牢记“三查”——查账户流水异常、查买方资质、查货物需求合理性。
(综合整理)点评:遇到大订单要小心,千万不能成了诈骗分子的“白手套”。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